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龙里县: 优化营商 “软实力” 夯实发展“硬支撑”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5月20日,一纸签约让龙里县再添新动能——大连大鑫年产30亿片湿巾项目正式落户,背后是龙里的“以商招商”诚意和良好产业链生态的生动体现。


  这并非个例,从风电叶片到易拉罐生产线,从刨花板基地到新能源项目,龙里县正通过推动市场化招商、完善全周期服务和产业集群发展等“组合拳“,书写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答卷。


  创新招商模式种下招引“梧桐树”


  “传统招商存在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等问题,我们成立贵州龙里经开招商有限公司,就是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龙里县投促局副局长石庆凯介绍,用市场化手段撬动招商,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机制,实现政府主导招商与市场化招商双轮驱动,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向市场化转型。


  这种市场化思维的转变,在贵州珂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落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风电新能源领域重点企业,珂立复合材料项目从去年4月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时150天。“龙里县为我们项目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招商方案及落地服务方案。”公司总经理戴勇回忆,从项目设计到基建再到落地投产,推进很顺畅。



在贵州龙里上海电气风电产业园,工人在生产风电叶片。赖青摄


  一季度,龙里县上报招商引资平台项目21个,总投资28.1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占比80.5%,新能源、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65%。“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的加入,让龙里招商成功率提升了40%。


  优化全周期服务浇灌成长“及时雨”


  项目招得来,更要留得住、建得快。


  走进龙里县经开区贵州高森包装容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条年生产量达8亿只易拉罐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速生产。


  “平均产线产速每分钟可达1800只罐,满负荷生产时,每天可达240万只罐。”公司总经理陈家宝介绍,全年生产目标6.6亿只罐,一季度产能达1.6亿只。



工人忙碌在贵州高森包装容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赖青摄


  “在龙里,企业有问题就找‘企业特派员’,问题总能及时得到解决,我们可以一门心思抓生产。”陈家宝说,龙里县为解决企业难题,成立专项服务小组,安排专人对接,在手续办理、设备运输安装、用工招聘等方为企业提供帮助。


  “‘企业特派员’,全流程为企业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龙里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荣海介绍,龙里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三大比拼,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建设,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1.7%。


  今年以来,该县已累计帮助园区企业协调解决融资贷款、手续办理、企业用工、基础设施等事项309件。


  打造产业集群激活发展“新动能”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5月17日,贵州龙里桔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60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线正式迎来首板下线。


  随着桔瑞森落子龙里,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将目光看向了龙里。目前,已有多家板材加工、家具制造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龙里投资建厂。“我们将依托桔瑞森,完善新型建材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西南地区有影响力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石庆凯介绍。



龙里桔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产,工作人员在监测生产运行情况。受访者供图


  在风电装备领域也发生着同样的“以商招商”故事。


  3月22日,龙里县8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年底首批项目并网发电,明年年底8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将全容量投运。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达到6亿元。


  “我们将以龙里县8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设为契机,继续牵引风电项目落地,在龙里县共建风电装备生产一体化的产业集群。”中广核(贵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主任刘晓磊表示。


  4月23日,龙里县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预计总投资金额15亿元,将建设从上游材料、核心部件,到中游风电主机,再到下游运营维护的完整产业链条。


  近日,珂立复合材料新增的108米新型风电叶片下线,其配套的上海华砼、上海电机等相关企业也有意向在龙里县选址建厂。


  在龙里,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积蓄动力。在龙里县经开区的规划图上,以桔瑞森为中心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高森包装为龙头的食品包装产业集群、以珂立复合材料为核心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的“三核驱动”产业格局在逐步形成。一季度,龙里县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6.55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9%。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