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昌明经济开发区在省、州、县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主动作为,抓好三项措施,强化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和经济运行工作。
抓存量,强化生产环境和复工要素两保障。
一是做好疫情防控部署调度。及时成立以县政府副县长、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周后强为组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喻铭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开发区干部全体出动,尽锐出战,划片包保企业,及时排查企业人员春节期间去向,协助企业做好人员有序返厂开展复工复产工作,并帮助企业开展招工,解决用工问题。二是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物资保障。开展物资储备缺口摸底,及时解决企业物资需求,共计为开发区企业分配协调口罩6300个、20L/桶酒精37桶、20L/桶84消毒液47桶、500ML/瓶酒精570瓶、500ML/瓶84消毒液570瓶,确保企业防疫物资的基本保障,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三是做好企业复工复产日常管控。严格厂区进出人员管理,对厂内所有员工坚持每日两次体温检测,每日两次以上厂区消毒,重点加强对返黔人员的监测,积极采取组织外省来黔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码扫码,到定点医院体检、定点酒店隔离等措施,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四是做好企业疫情期间惠企扶持政策申报。大力宣传和落实省、州关于疫情期间的惠企政策,逐条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
抓增量,强化招商引资和入规入统不放松。
一是强化疫情期间招商引资工作方式转变。围绕开发区区主导产业,以支撑型大企业为中心点,通过电话招商、补链招商、强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带动上下游产业抱团发展,充分释放大企业对产业链的规模带动作用,提升区域生产能力和产业集聚度。二是强化项目和企业入规入统。认真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摸排梳理,对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对投产一年以来未入规入统的企业进行重点走访,摸排产值数据,分类施策,确保达标一个入规一个,确保应统尽统。
抓调度,强化数据报送和数据分析双把控。
一是强化数据质量。加强对企业数据报送的指导和培训,确保数据报送不漏报、不瞒报、不错报、按时报。二是强化科学调度。对照年度目标任务一月一调度,及时分析短板指标,制定相应措施,科学推进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