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今年,黔南高新区立足于“亚洲磷都”的磷及磷化工产业优势,把握国家产业政策的“东风”及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以磷系新能源电池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目前已引入总投资约300亿元的新能源材料项目,初步形成百万吨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以及配套六氟磷酸锂等产品新能源产业,并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新材料产值达600亿元以上,形成打造千亿级园区“主动力”。
一、强化招商引资,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雏形初具
福泉市作为贵州省重要的磷化工产业基地之一,具备规模化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的产业基础,今年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强化新能源材料产业招商,同时重点培育本地现有磷化工龙头企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共引进布局了盛屯、裕能、川恒等5家企业总体投资约300亿元新能源材料项目。现有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204万吨/年磷酸铁、50万吨/年磷酸铁锂、4万吨/年六氟磷酸锂、32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硫酸镍、硫酸钴)新能源产品产能,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新材料产值达600亿元以上。
二、落实项目服务,重点项目进展迅速
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保企业、包保重点项目“双包”服务机制,建立“一企一档”跟踪服务台账,用好“派工单”,全力解决项目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一系列推动项目落地的举措实施后,今年签约的五个新能源产业项目进展神速。其中,裕能项目一期正在实施场地平整工作,预计今年11月中旬左右完成场平、2022年底投产;盛屯新能源材料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土地征收,正在实施场平,计划2022年建成投产;川恒公司新型矿化一体磷资源精深加工项目一期项目已开始主体施工,龙昌厂区20万吨磷酸铁项目已开始场坪,预计2022年投产;瓮福4万吨的磷酸铁项目正在主体施工,20万吨磷酸铁及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已签约,预计11月底开始征地;双龙工业园区精细化工产业孵化园建设项目已建成标准化厂房。誉福隆钡盐项目、胜威二期钛白粉项目已到收尾阶段,年底试车运行。
三、聚焦园区建设,园区基础承载能力不断强化
优化“一区三园”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快速推进黔南高新区精细化工孵化园建设进度,形成有机化工新增长极,促进现代化工产业转型发展。同时,加快园区天然气、余热利用及蒸汽管网、双龙园区路网、双龙220KV变电站、罗尾塘110KV变电站及高压电网、三级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园区综合物流等16个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和聚集力。
目前,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与新招引落地的大项目需要的配套设施还存在一定差距,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硬性指标还不足以满足发展需求,下一步黔南高新区将聚焦产业发展空间不足问题,强化土地供给保障,积极向上争取支持资金、政策支持,大力推进项目实施,同时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进一步发展磷酸铁、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三元前驱体、VC(电解液添加剂)等电池材料,最终形成新能源规划产能为110万元/年,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到2030年实现产值800亿元,实现税收70亿元。最终实现打造“全国电池新材料示范基地”及“千亿级园区”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