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信要闻

红色黔南丨获省级认定!这家工厂曾成功研制全省第一台电动机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英雄壮举,是中国革命事业的壮丽史诗。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三线建设,是几代人用青春和热血燃烧激情的岁月,在西南那片荒芜的土地上战天斗地,谱写出一曲曲奋进的时代华章。

  今年是长征出发90周年、三线建设决策60周年。黔南作为红军长征的途经之地、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见证了红军的英勇无畏,亲历了三线人的无私奉献,所传承的红色基因与三线精神,至今仍影响深远,推动黔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黔南宣传开设《红色黔南》专栏,全面展示长征黔南线路与黔南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带大家重走长征路(黔南段),探访三线建设旧厂,听红色血脉与三线故人讲述过去那段不可忘记的历史,致敬与缅怀先烈,追忆长征与三线精神。

  近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贵州省工业遗产名单的通告》,位于黔南州惠水县的贵州永安电机厂入选。

贵州永安电机厂生产现场

  贵州永安电机厂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立项,“三线建设”时期,由上海前进电机厂和上海跃进电机厂一分为二整体搬迁到贵州,于1965年在惠水县建厂。由上海内迁到贵州建厂后,该企业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企业员工以满腔的革命激情和崇高的革命意志克服困难,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全省第一台电动机、第一台变压器、第一台套水力发电机,填补了当时贵州省乃至周边省份电动机、变压器等生产空白的历史,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省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贵州省乃至国家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国家政策调整,企业体制和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滑坡、人才和技术力量流失等问题,后于2007年开始改制和重组,成立了贵州永安电机有限公司。目前,企业在贵阳和惠水均正常生产,其产品不断创新,“永安”电机品牌享誉国内外,成为三一重工旗下塔机制造公司主要的电机供应商,是众多知名企业的首选供应商,随配套主机出口至世界各地。

贵州永安电机厂

  如今再走进位于惠水县濛江街道兴欣社区的贵州永安电机厂,历经五十九年的岁月洗礼,虽有了沧桑的容颜,但其装配车间、金工车间、冲剪车间、再制造中心等工业遗产核心物项保存现状较好,具有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承载着惠水乃至黔南三线建设工业发展的精髓,是三线建设时期黔南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省工信厅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贵州省工业遗产所有权人要加强对贵州省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创新活化利用方式,弘扬优秀工业文化,积极推动工业文化传承和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